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生活动 > 正文
学生活动

外语学院“勿忘国殇”旅顺寻史实践团走进旅顺红色地标,开展铭记历史暑期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1日 14:00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青年学生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由张诗曼、党文萱、潘佳茵、杨佳妮四位同学组成的“勿忘国殇”旅顺寻史团于2025年7月18日赴大连旅顺口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追寻红色足迹,铭记历史国殇”为主题,通过实地走访红色教育基地、社会调查和新媒体传播等形式,深入挖掘旅顺口区的历史记忆,传递爱国声音,增强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感。

活动背景与意义

旅顺口区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地,承载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忆。这里不仅是中华民族屈辱史的缩影,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象征。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调研和红色教育,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激发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实地走访:触摸历史的脉搏

活动期间,团队先后参观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旅顺博物馆、万忠墓等红色教育基地。

在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团队成员拍摄了历史遗迹,详细记录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残酷景象。斑驳的墙壁、阴森的牢房无声诉说着那段黑暗岁月,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沉重。

万忠墓是甲午战争中殉难同胞的安息之地。团队在此举行了庄严肃穆的默哀仪式,并采访了工作人员,聆听他们对历史的讲解。成员们表示,这段历史不仅是民族的伤痛,更应成为激励后人奋发图强的动力。

旅顺博物馆内,团队成员通过文物史料梳理了旅顺的历史脉络。从古代到近代,从屈辱到抗争,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

社会调查:传播历史的声音

为深入了解公众对旅顺历史的认知程度,团队设计了《旅顺历史认知度调查表》,面向游客和当地居民发放。调查内容涵盖历史事件、爱国主义教育等多个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团队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旅顺的历史有一定了解,但对细节性知识的掌握仍有提升空间。团队成员表示,未来将结合调查结果,进一步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新媒体传播:让历史“活”起来

活动期间,团队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红色文化,撰写了新闻稿,通过图文和视频的形式,将旅顺的历史故事和实践活动分享给更多人。团队成员还拍摄了纪录片片段,计划后期剪辑成完整的视频,以更生动的方式呈现旅顺的历史与现状。

总结与展望

此次“勿忘国殇”旅顺寻史团的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教育之旅,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考察,深刻认识到铭记历史的重要性,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他们表示,未来将继续挖掘红色资源,创新传播方式,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贡献青春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旅顺寻史团的实践活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历史使命的决心。他们的行动呼吁更多人勿忘国殇,以史为鉴,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勇前行。


下一条:外语学院“满乡遗韵—中华文化传承团”走进刘家满族村 ,解码活态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