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生活动 > 正文
学生活动

外语学院“傍水扬帆行,筑梦归乡路”实践团队开展多维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10:00 浏览次数:

当城市的喧嚣渐渐褪去,潺潺流水和古朴的民居勾勒出宁静的乡村画卷,夏日的小傍水崖村迎来了一群青春身影。7月17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傍水扬帆行,筑梦归乡路”实践团队深入秦皇岛市海港区石门寨镇小傍水崖村,开展为期五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

多维服务:润泽童真银龄,扮靓家园巷陌

实践团以“需求精准对接、服务多元覆盖”为行动准则,在村庄同步铺开多条服务线。

在党群服务中心,队员们通过自编自导的"反诈情景剧"和一对一智能手机教学,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这场“指尖课堂”,不仅传递了知识,更温暖了银龄心田。

与此同时,知识的种子也在村里的下一代心中悄然播撒。针对村里即将升入三年级的孩子们,实践团充分发挥外语专业优势,量身打造了趣味盎然的英语启蒙课堂,并融入“绿色低碳小卫士”环保知识教学,课堂气氛欢快活跃。

走出教室,实践团成员们拿起画笔,将单调的墙面变成美丽乡村的画布。村民们从围观到参与,小朋友们兴奋地为彩绘添色。随后,成员们顶着烈日清理杂草,经过3小时劳作,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区域变得焕然一新。

深挖根脉:活化尘封文脉,擘画振兴新篇

小傍水崖村承载着明清移民史与明代丁卯古战场的厚重记忆。如何让历史“活”起来,助力乡村焕新?实践团展开了深度探索。

成员们叩开村支书家门,聆听村史,触摸文化基因,并聚焦于村落当下的发展路径,发现毗邻的傍水崖景区是村庄发展的重要依托。在实地体验高山漂流项目后,成员们与管理人员深入交流,了解了景区的发展现状。

情系乡土:汗水凝结认可,青春照亮未来

当实践临近尾声,小傍水崖村支部书记将一封感谢信交到团队手中。从多维服务到深挖根脉探索发展路径,实践团成员的付出,已深深融入小傍水崖村的夏日记忆。

“三下乡” 不只是一次实践,更是一场知识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当“傍水扬帆行,筑梦归乡路”实践团队成员们的青春智慧和乡土情怀与这片依山傍水的土地深度融合,小傍水崖村在乡村振兴画卷上描绘新篇章的底气,正愈发充盈。


上一条:外语学院“满乡遗韵—中华文化传承团”走进刘家满族村 ,解码活态文化基因
下一条:外语学院“白凤兴泰”实践团走进江西泰和调研乌鸡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