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配置  学院新闻  学生工作  学科建设  基地实训  会务资讯  党务工作  文档下载  通知公告 
现在位置: 首页> 会务资讯> 正文
会务资讯
走近“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2016-04-19 09:55   审核人:

日期:2013-05-06 18:03:19

2011和2012年,我都有幸赴北京观摩了“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作为连续两届的指导教师,虽然两次我的选手都止步于省赛(11年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12年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这两次观摩的经历和感受让我获益匪浅。

龟兔赛跑的传说

我们这样的普通院校,硬、软件资源都比名校低出好几百个百分点的院校,要想与名校竞争,就犹如龟兔赛跑。我们就是那乌龟,名校就是那兔子。只有在兔子打盹或不屑于与乌龟比赛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偷偷露一下头,拿个奖牌什么的。人大的初萌(我同行,很有才华的青年教师)告诉我说,人大每年在新生中遴选20名英语高手,由学校出资送往美国交换一年,然后从这批学生中挑选手。她说我们学校可以仿效这种做法。听到很多选手在演讲中都谈到自己的海外留学经历,就这一点在见识上和英语水平上就是我们只能望其项背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苗子,怎能实现挺进全国比赛的目标?

成功的花儿哪一朵不是以血泪灌溉

12年全国比赛的冠军被北语的西班牙语专业的女孩刘姝然获取,实在很雷人。听到这个智慧型美女在台上讲到父母都是搞传媒的知识分子,讲到她在西班牙的留学经历,讲到她从小就开始为梦想付出的努力。我禁不住就想,每一个成功的故事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汗水和泪水?还有两名选手的故事也是让我特别感动的。有一个男生,说自己只是专科生,并不符合FLTRP的选拔条件,他硬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诚意,打动了他们省的组委会,站到了全国比赛的舞台上,这本身就是巨大的胜利!他说自己天天清晨四点就起床学习三个小时的英语,就这一点,现在的孩子,有几个能做到?成功的人,除了天赋,更多的是努力。还有一个男生,是一所三本院校的学生,他们省规定只有211、985这样的重点大学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FLTRP席位选拔,他说他跟他们省组委会软磨硬泡了一个月才获得全国比赛参赛资格。去争去抢,为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打拼,这是成功者最基本的特点。天上绝不可能掉馅饼的!可以说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才是成功的关键。

后记

在北京观摩演讲比赛期间,还参加了外研社举办的“全国英语写作与演讲研讨会”。听了北外博导张在新做的专题讲座:《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写作》,据说张在新原来是搞西方文论的,现在却主编了这样一套写作教材而且转行教本科生写作课了。也许这条教材里体现出来的关键词:creative thinking,critical thinking,game spirit,game&fun正正迎合了现在90后大学生和新世纪的教育理念吧?

想到下学期就要再次使用红宝书《演讲的艺术》,给新一个A班教演讲课,“我心雀跃”,享受课堂,享受学生,这是师者最大的幸福吧。

外研社网站相关文章:

大赛总结:2012“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圆满成功

12月3日至8日,2012“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决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功举行。大赛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共同主办。这也是外研社连续第11年成功举办这一全国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英语演讲赛事。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杨军出席大赛开幕式并致辞,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出席闭幕式并颁奖,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进行闭幕点评。

今年决赛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澳门、台湾地区的93名选手参加。台湾地区首次派出4位选手参加比赛,是有史以来派出选手最多的一次。比赛共分为4个阶段,采取逐级淘汰赛制。大赛期间,主办方还举办了全国高校英语演讲与写作教学研讨会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启动仪式、英语演讲与职业发展论坛,为大赛的发展再写下创新篇章。

经过激烈的争夺,最终,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刘姝然荣获冠军,浙江理工大学周丁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何胡俊获得亚军,复旦大学董益、湖南师范大学谌天舒、四川大学邓丽侠斩获季军。

从这里走向成功:开放主题、国际平台、创新赛制

2012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的定题演讲题目是“What We Cannot Afford to Lose”。这一通过征集而定的题目旨在引导选手思考、考查综合素质,获得了多方的好评;而比赛的即兴演讲、知识速答、三人对抗、问答辩论等多样形式也从多方面考查了选手能力。比赛现场,选手们的演讲或是幽默风趣,或是清新隽永,不但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也让大家体会到了选手们思考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杨军在大赛开幕式致辞上指出,在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前提下,对外交往交流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特别强调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而英语演讲对培养这类“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水平高、影响力广,担当着展示风采、引导思考、分享知识、拓展视野、推广文化的重任,能够考察选手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参赛选手们应该抓住机遇,从这个舞台走向成功。

外研社社长蔡剑峰也在开幕式上肯定了大赛多年来产生的广泛影响。蔡社长谈道,在国家教育部门、各地教育机构和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指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外研社已经成功举办全国英语演讲大赛10多年,对推动高校英语教学和优秀人才培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年,主办方对大赛又进行了深入的创新。全新启动的“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与“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交相辉映,将英语“写”与“说”结合,必将进一步有力推动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

从今年起,大赛组委会决定从省市复赛阶段就资助获奖选手和指导教师赴港澳地区进行交流,可以说,大赛让更多的教师、学生受益了。

相逢是首歌:历时半年覆盖全国,宝岛学子受邀参赛

从5月16日大赛启动到决赛举办,2012“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经历了校级初赛和省市复赛的选拔,历时半年多。决赛选手程红元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大赛,虽然竞争激烈,但是他依然对英语演讲和大赛充满了热爱与感恩:“每一次的经历对于我个人而言,都是一种成长和财富。”

演讲大赛赛程严谨、组织严密、评判公正,通过这样的选拔过程晋级的选手,提高的不仅仅是英语水平,更收获了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选手们在场上相识,在场下相知。正如一位选手所说:“相逢,处处是风景。”

今年的演讲大赛还迎来了来自宝岛台湾的客人。来自东吴大学、辅仁大学、国立台北大学和铭传大学的四位选手作为特邀选手前来参赛,台湾东吴大学的龚营老师还担任了本次大赛的评委。台湾学子和老师前来参赛,使得大赛集中展现了两岸英语教学的水平与优秀青年的风采,同时也加强了两岸英语教学的沟通,增进了两岸青年的交流。

“这次受邀来参加2012‘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我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的。相信这次参赛的台湾同学们也都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几天他们跟大陆的选手有很多的交流,从这次参赛经验中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他们回去以后应该会在各自的院校作报告,把在这里听到的、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东西传达回去。这对于两岸之间的交流是很有益处的。”龚营老师说道。

不仅仅是演讲:“说”与“写”结合,“比赛”与“研讨”共进

12月6日,演讲大赛期间,全国高校英语演讲与写作教学研讨会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正式启动。教育部高教司刘向虹处长、四川大学石坚副校长、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金艳教授等教育部门领导和国内英语教育专家将莅临现场。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副校长宣布“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正式启动。这一赛事是中国首个面向大学生举办的全国性英语写作赛事。大赛得到了国内外语教育界和在座专家学者的认可与支持。

调研表明,这个大赛也将得到来自全国高校的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理想远大的莘莘学子们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未来,这一赛事将通过规范的流程、专业的指导、国际的视野与开放的形式,为全国大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语言能力、沟通能力与思辨能力的综合平台,为全国高校提供一种展示教学成果、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模式。

全国高校英语演讲与写作教学研讨会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启动仪式这一创新之举立足人才培养、融通英语演讲与写作教学,并特别针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探讨,汇聚了共识,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面对莘莘学子的需求,外研社还在12月7日举办了英语演讲与职业发展论坛,吸引了参加演讲大赛的众多学子参加。论坛上,职业导师与选手们深入交流,为广大学子们提供了交流演讲学习、拓展职业发展的平台,成为大赛的又一亮点。

历时半年,经过6天的决赛角逐,2012“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圆满落下了帷幕。冬日的“演讲盛宴”告一段落,而它对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所产生的影响仍将继续,外研社对推动英语教育事业发展的努力仍将继续!

关闭窗口
学科动态
翻译学术动态:第40期 02-22
学科动态:第39期 09-28
学科动态:第38期 09-03
关于建立“中国东北大学... 08-04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立项... 08-04
联系我们
语言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电话:
0335-8052417
语言学院办公室电话:
0335-8062713
语言学院办公室邮箱:
wyxs@mail.neuq.edu.cn
dqyyxs@163.com
友情链接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经济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控制工程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资源与材料学院
                               

Copyright©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语言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