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生活动 > 正文
学生活动

外语学院“云岭薪火传习社”实践团走进云南昆明,踏寻民族融合印记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6日 14:00 浏览次数: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云岭薪火传习社”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带着对民族文化的敬畏与向往,走进昆明这片集合多样民族风情的土地,用两天时间穿梭于团结乡彝族乐居村、滇池畔白族百草村和云南民族村,在古韵与新声的交织中,探寻文化传承的脉络,感受多元共生的力量。

一、乐居探古:老村留痕,岁月蕴章

首站抵达团结乡彝族乐居村,这是迄今为止昆明保留最好的古彝族村寨。青瓦土墙的院落错落分布,仿佛是时光精心堆砌的文化容器。漫步其间,老式彝族建筑的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历史的沉淀,或精或朴的装饰纹样里,藏着先民对生活的理解与表达。与村中长者闲谈,那些关于村落变迁与民族习俗的讲述,如缓缓流淌的溪流,浸润着团队成员对“传承”二字的认知。在这里,传统并非静止的标本,而是在日常烟火中生生不息的生命气息。

二、百草寻韵:白药之源,药韵千年

次日清晨,团队至滇池畔百草村。1923年,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慕名而来,见村后箐沟纵横、遍地药材,便租房居住,采药制药,在此改进“百宝丹”。抗战时,他捐献3万余瓶该药给抗日官兵,药效彰显,享誉全国。

云南白药作力中药国宝第一号,为动中国中医药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无云药,不成方”。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众多的省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历史悠久的医药治疗传统,形成了以傣、彝、藏医药为主体,苗、壮、白、纳西、佤等民族医药并存,多元一体的云南民族医药体系。云南丰富的药源,为省内各族人民抗御疾病、繁衍生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百草村以铸牢中华民谈共同体意识力主线,用优秀传统文化润心,用革命红色文化铸魂,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赋能,百草村的秀丽湖山自然风光和丰厚历史文化资源在滇池湖畔持续熠熠生辉。

三、民族村拾珍:多元绽放,和而不同

午后走进云南民族村,仿佛踏入一座流动的民族文化长廊。二十六个民族的建筑风情、歌舞韵味、技艺巧思在此汇聚,既保留着本真的特色,又在交融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不同的文化符号在此和谐共存,如同一幅色彩斑斓却层次分明的画卷,诠释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与文化传承者交流,听他们讲述守护与创新的故事,更觉这份多元文化的宝藏,需要以敬畏之心呵护,以创新之思延续。

四、传承之诺:青春接力,文脉永续

此次昆明之行,是一次对民族文化的深度触摸。乐居村的古朴坚守、百草村的诗性栖居、民族村的多元共生,共同勾勒出多样民族文化的丰富肌理。作为团队成员我们深刻感悟到:民族文化的传承既要留住历史的根脉,也要让其在时代土壤中生长出新的枝叶。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愿以青春之力,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做民族文化的倾听者、传播者与创造者,让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瑰宝在时光流转中愈发璀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担当。

上一条:外语学院“剪出文化自信,刻下乡土情怀”实践团助力抚宁剪纸活态传承
下一条:外语学院“战旗红·新征者”碧血山河寻迹团开展抗美援朝历史寻迹实践,传承红色精神